(相关资料图)
去年以来,广西创新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,2022年全年统筹保障用地计划指标49.09万亩,是2021年的3.2倍;获批建设用地79.76万亩,同比增长339%。日前,自治区党委改革办发布通报,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申报的“创新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新机制助力稳住经济大盘”获评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。
创新支持政策举措,充实稳住经济大盘“工具箱”。及时出台支持产业振兴和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32条“松绑+创新”超常规举措,集成提出了“重大项目用地用矿指标应保尽保”“探索实行‘带产业项目’出让”“降低用地报批成本”等一批关键政策举措,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项目落地建设。
创新服务保障机制,确保项目落地企业“少跑腿”。建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区直单位、市县人民政府、建设单位“三方联动”用地保障机制和重大项目用地“分级分类”服务保障机制,主动靠前服务,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效能。如平陆运河建设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用时仅两个多月,项目先导工程获批耗时不到1周。
创新用地审批机制,优化营商环境跑出“加速度”。持续深化建设用地“三级联审”改革,将县、市、自治区逐级会审机制调整为三级同流程审查、不见面审批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、建设用地报批实现“即报即审”,审批时限在承诺时限基础上再压减10%。构建行政审批“一库、一云、一平台”,实现审批流程更简、时限更短、服务更优。
创新监督管理机制,数字赋能打造治理“新模式”。研发并启用自治区重大项目用地服务监测“一张图”系统、重大项目用地管理APP,将3348个重大项目纳入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。强化跨部门协同管理,与“广西发改云”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,将自然资源管理要求运用到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“申报—遴选—实施—退出”全过程。
据悉,仅去年一年,广西就有97个重大项目获国务院批复。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先后组织上门服务774个重大项目,保障了1509个2022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,总用地6.29万公顷,创历史新高。(记者/唐广生 通讯员/李欣松)
标签: